编辑:蛇
喜瑪拉雅白頭蛇
喜瑪拉雅白頭蛇別名白頭蝰,它是中國27種毒蛇中最毒的一種,屬於一種比較古老的蛇種,據記載在青藏高原一帶曾經見過。喜瑪拉雅白頭蛇主要分布在中國的雲南、貴州、四川、西藏、陝西、甘肅、廣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其他國家分布於緬甸與越南北部。
中文學名: 喜瑪拉雅白頭蛇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爬行綱(Reptilia)
亞綱: 雙孔亞綱(Diapsida) 、鱗龍次亞綱(Lepidosauria)
目: 有鱗目(Squamata)有資料劃歸蛇目(Serpentiformes)
亞目: 蛇亞目(Serpentes)
科: 蝰蛇科(Viperidae)
亞科: 白頭蝰亞科
屬: 白頭蝰屬(Azemiops)
種: 白頭蝰種
分布: 中國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西藏、陝西、甘肅、廣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其他國家分布於緬甸與越南北部
喜瑪拉雅白頭蛇
喜瑪拉雅白頭蛇顧名思義該蛇的頭部是白色的,因此令人印象深刻。此蛇常出現在路邊、碎石地、稻田、草堆、耕作地旁草叢中,偶爾也會出現在住宅區。
喜瑪拉雅白頭蛇的全長有600~800mm。具管牙的毒蛇,管牙較短小,無頰窩。背面黑褐色,具10~15+3~4對朱紅色橫斑,左右橫斑交錯排列或在背中線彼此相遇;腹面橄榄灰色,散以小白點。頭部與頸背淡黃白色,具深褐色斑紋。頭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眶前鱗3(2),眶後鱗2;颞鱗2+3(2);上唇鱗6,2-1-3式;下唇鱗8(7-9),前3(4)枚切前颔片。背鱗平滑,17-17-15行;腹鱗168-205,肛鱗完整,尾下鱗39~53對。
學界之所以會認為白頭蝰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蛇種,有數個主要的原因。白頭蝰有著強健的體魄與及一條短尾巴,同時有著較順滑的背鱗及龍骨,這一點跟一般蝰蛇是一致的。它們的頭部稍呈扁平狀及橢圓形,最特殊的是頭部上並沒有緊密覆蓋著細碎鱗片,反而像游蛇科及眼鏡蛇科的蛇般有著同樣規模的大鱗,這一點與一般的蝰蛇便有所不同。同樣地,白頭蝰的頭骨構造相比起其它蝰蛇而言,亦是較為特殊的。另外,喜馬拉雅白頭蛇的牙齒是空心牙,同樣可以注射毒素,不過白頭蝰的毒牙卻顯得短小。它們的毒牙尖端部位是呈嵴狀的,就像一柄短刀一樣,而這種牙齒結構僅見於穴蝰科與及一些擁有後溝牙結構的蛇類而已,而白頭蝰分泌毒素的毒囊體型相對地細小。最後,白頭蝰跟一般蝰蛇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白頭蝰是卵生蛇種,而且會進行冬眠。
它們的身體主要由暗泛光亮的深藍色、灰色或黑色加上幼細的白色、橙色條紋所組成。但它們的頭部顏色卻與身體有著鮮明的對比,普遍呈澹黃色,並滲雜灰色的橫紋。它們的眼睛是同樣是澹黃色的,瞳孔則呈直線形。
喜瑪拉雅白頭蛇
在野外的喜瑪拉雅白頭蛇喜歡棲息在山區,喜歡待在清涼的地方,海拔約1000米的地方。有時在灌木叢林中也會發現他們的蹤影,在住宅區看到它們也不稀奇。
在越南,喜瑪拉雅白頭蛇比較偏好棲息於竹林間,並活躍於有廣泛植被分布與及山澗充足的地區。喜瑪拉雅白頭蛇屬於夜行性的動物,最喜歡於潮濕的晚上,溫度約在攝氏18至25度間時出沒。
喜瑪拉雅白頭蛇
當你看到喜瑪拉雅白頭蛇時最好不要去打擾他,當它感覺受到威脅時,它們會壓平自己的身體讓自己顯得寬闊,原本橢圓形的頭部瞬間會變成三角形。甚至會擺動自己的尾巴以威嚇對手。
當喜瑪拉雅白頭蛇遇到危險時,它們會作出咬擊,不過它們不一定會運用其毒牙來展開攻勢。另外,學者於1981年提出喜瑪拉雅白頭蛇主要活躍於黃昏時段,而並非如奧羅夫所說般屬於夜行性的蛇類,尤其多出沒於3月至11月的時候。
喜瑪拉雅白頭蛇主要進食小型的哺乳類動物,喜瑪拉雅白頭蛇的幼蛇亦曾被發現會進食麝鼩。據一些曾飼養喜瑪拉雅白頭蛇的飼育報告中得知,喜瑪拉雅白頭蛇平常是抗拒被哺育的,只會在晚間時才願意進食新生的鼠類,而且每當它們咬住了獵物,往往都不會輕易將其放開。世界爬蟲介公認最另人頭疼的毒蛇之一,以絕食聞,歐美曾多次進口,結果全軍覆沒,對於喜瑪拉雅白頭蛇的死因,現在爬蟲學界也是眾說紛纭,但一般認為喜瑪拉雅白頭蛇的低海拔高溫反應導致內髒器官損傷而絕食,另一說法則是由於起食物的特殊性(在自然界主要食鼩鼱),而無法適應嚙齒類動物。然而近幾年,俄羅斯已經有研究者成功飼養並繁殖了喜瑪拉雅白頭蛇,相信這一死結在私人飼養者手裡也已經被解開。
金魚如何交配什麼時候交配,世界上的生物都是要繁衍生殖的,金
犬瘟和細小
怎麼訓練格
拉布拉多獵犬(簡稱:拉布拉多,英語:Lab
詩卡維狗糧
能力訓練這個詞聽上去有點玄乎,因為能力訓練和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