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寵物養護常識
烏龜的家庭飼養,烏龜在我國養殖量最大,也是我國本土的觀賞龜,在我國還有台灣草龜。烏龜是我國傳統的美食補品,也是我國主要食用龜之一,家庭飼養烏龜,不但好養也很有情趣,所以我國飼養烏龜的家庭越來越多。
(一)烏龜的形態特征
烏龜頭部橄榄綠色,背甲棕色,背甲中央隆起,體呈橢圓形,頸盾前寬後窄。上喙不呈鉤狀,眼後至頸側具黑色、黃綠色相互鑲嵌的縱條紋3條。腹甲棕灰色,每塊盾片具大塊黑色斑,後緣缺刻較深。四肢灰褐色,扁平,指、趾間具爪。雌性尾短,雄性尾長。烏龜的雄性相對個體較小,體呈黑色。
(二)烏龜的生態習性
烏龜多半時間生活在水中,只有在覓食、休息、曬背、產卵時才到陸地上活動。以肺進行呼吸,而平時呼吸空氣並不爬到陸地上,只是將鼻孔伸出水面。
烏龜喜靜怕噪,喜潔怕髒,喜暖怕寒,愛群居,性愚鈍、怯懦。在生長季節白天多在水中戲游、覓食,晴暖天氣喜在水中的樹枝或巖石上曬太陽,當昕到響聲時,便立即滾入水中,夜晚愛爬上岸或在水草叢中、稻田裡覓食,遇有敵害便會將頭、足、尾縮入殼中,等到確實安全時才敢伸頭露尾,繼續爬行。烏龜的生活隨著季節、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氣溫下降到10℃以下時,即潛伏於水底泥土中或鑽入岸邊的洞穴中,不吃不動,進行冬眠。整個冬眠期烏龜也會消耗一定的體能,蘇醒後體重會有所減輕。翌年春季當氣溫回升到15℃以上時開始活動,升高到18℃以上開始攝食。烏龜生長適溫為25~32℃,炎夏當氣溫高於35℃時,則又隱蔽在沿水的洞穴中避暑。烏龜對水質要求不太高,但要無毒、無污染,並以pH 7~8,水體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透明度在20~25厘米為好。
烏龜雖為雜食性動物,但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在自然環境中,以小魚、小蝦、蠕蟲、蝼蛄、蠅蛆、蚯蚓、螺、蚌、蚬、水旱草的嫩葉、雜草的種子、蔬菜等為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也攝食投喂的一些肉類、動物內髒、黃粉蟲、瓜果以及人工配合飼料等。烏龜的攝食強度隨季節、溫度的變化而變他。春季水溫在18℃以上開始攝食,6~9月份為攝食旺季,10月份後攝食量逐漸減少。春、秋兩季氣溫較低時,烏龜多在中午前後攝食,盛夏季節氣溫較高,烏龜上午活動較少,攝食一般在傍晚進行。烏龜的攝食方式,通常是咬住食物潛入水下吞咽。烏龜有較強的耐饑餓能力,幾個月甚至幾年不攝食也不會死。
(三)烏龜的繁殖習性
在自然條件下,烏龜一般5~6齡性成熟。每年華南地區4~5月份及9~11月份,華東地區5~6月份及9~10月份,氣溫20~25℃時交配。雄龜的精子在雌龜的輸卵管中能存活180多天時間。烏龜秋季交配,可隔年在體內受精。烏龜多在晴天的傍晚、久晴無雨或久雨轉晴時交配。烏龜發情時,在水面上浮動劃水或在塘埂、湖邊爬行,顯得很興奮、靈活。有的雄龜在雌龜後追逐,有的在雌龜四周打轉攔截,有的與雌龜的頭相貼近,有的用前肢搔撓雌龜軀干。交配時,雄龜伏在雌龜背上,雌龜不動;在水中交配,則可見雌雄龜上下翻滾。交配時間一般只有幾分鐘。
一般5月份開始產卵,6~8月份為產卵高峰期,9月底基本結束。烏龜為分批產卵類型,雌龜每年產卵3~4次,每次產卵3~7枚,少數2枚,多的可達10枚。每次間隔10~30天。產卵多在黃昏至黎明前進行。產卵前,雌龜爬上產卵場,選擇土質疏松、濕潤、安全、隱蔽的地方,如樹根旁、雜草叢中進行挖穴。挖穴時,雌龜前肢立定,兩後肢交替向外扒土。烏龜挖穴需要4小時左右,挖成的洞穴大小一般在8~10厘米,深9~12廈米。烏龜挖穴時,剛挖不久就受驚動,便會改變行動另辟途徑,但如洞穴快要挖成或要產卵時,即使驚動它也不會離開,待環境平靜後會繼續挖穴、產卵,但這樣的驚擾會影響下窩產蛋的數量,烏龜穴挖好後,龜稍作休息即開始產卵於穴中,每4~5分鐘產卵1枚,產完後,烏龜會用尿液把干土弄濕然後用腹甲把封好洞口的土拍實壓平後再離去。產卵一般在黎明前完成。
什麼熱帶魚耐低溫,養魚的水環境總是比較冰冷的,平常魚類也大
阿拉巴馬地圖龜的養護方法 阿拉巴馬地圖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