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新養了一只狗,卻和原先的狗相處不來,整日吵吵鬧鬧?
原本就養在一起的狗狗,卻突然反目成仇,照三餐打架?
因為狗狗是社會化的動物,外在環境或內在賀爾蒙的改變,使得新的社群關系迫切需要建立起來,這個時候人們最好避免介入,或者技巧地協助建立彼此間領導和服從的關系,有助於狗狗間的和諧相處。
學員問題描述:
我養了兩只狗狗,但是新舊兩狗一直合不來,原本溫和的狗狗,突然很有戒心,還會咬人,這是為什幺呢?我該不該作調人,替他們排解糾紛,如果不這麼做,他們會不會一直打架下去呢?那麼我又該怎幺做呢?謝謝你的回答!——夾在中間不知如何是好的人
醫生診療分析
關於一山不容二狗這個問題,在前幾期的行為心理學堂曾經談過:在同一個家庭裡,狗狗之所以無法和平相處,基本上可分為兩個原因,第一,就是荷爾蒙的影響,第二,就是社群地位的改變。
荷爾蒙的影響
首先談到起因於荷爾蒙的狗狗糾紛。影響狗狗彼此爭斗的原因中,荷爾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以同胎的小狗來講,在年幼時,彼此間多能和平相處(即使打打鬧鬧,那也只不過是游戲而已),但是當他們接近性成熟,相互的容忍度就會逐漸減少,開始有爭斗行為,形成了一個有著主宰與順從關系的階級社會。這種情形在公狗間尤其明顯。根據研究顯示,成熟的公犬比起母犬,對於爭取任何可以彰顯其主宰地位的表征,有著更強的動機,例如:吃飯優先權、睡在飼主床上的特權等等。
但是,也有研究者觀察發現,母犬雖然比較不汲汲於主宰領導地位的爭取,可是母犬間的爭斗,尤其是體型旗鼓相當者,有時打的比公犬還凶狠,這又是為了什幺呢?有一種說法是認為,爭取主宰地位的打斗,通常輸的一方,會把肚皮朝上,表示服輸,而攻擊者就會停止攻擊,就好象是一場有比賽規則的拳擊賽一樣。而母犬間的爭斗,往往雙方都具有強烈攻擊動機,所以一旦打起來,就好象是沒有規則一樣,輸的一方也沒有辦法喊停,為免自己服輸反而受到更大的傷害,只有拼命反擊,結果就是越打越凶,不可收拾。而且母犬間的爭斗,正因為動機常常不是為了爭取主宰地位,所以很有可能彼此會持續地仇視,而沒有和平的那一天到來。
因此,有的行為學家甚至就建議,如果第一只狗狗是母犬,那幺要養第二只狗狗時,盡量避免飼養體型相類似的母犬,以避免這種母犬間永無寧日的攻擊行為。
社群地位的改變
其次,另一個影響狗狗爭斗的因素,就是社群地位的改變。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我們在過去一直不斷地強調:狗狗是一種“社會化”的動物。在狗群中,他們會形成領導與服從的關系,以維持和平與穩定,避免持續不斷的爭斗,造成能量的浪費與身體的傷害(人的社會不也是如此)。如果這種領導與服從的關系尚未建立或者被打破,那麼狗狗彼此間就會競爭社群中領導的主宰地位,而形成爭斗的場面。
這種情形最常發生於以下幾種情況:
1、飼主家庭又養了一只新狗狗。
2、本來養在一起,但因為疾病長期住院或者被飼主帶到外地後,又重新返回原來的家庭。
3、狗群中,擔任“主宰”地位的狗狗生病、變老、或死亡。
4、幼犬長大後,挑戰居主宰地位的狗狗。
5、飼主家庭成員數目改變,例如:到外地就學。
因此,狗狗們在競爭的敵對狀態下,自然會產生兩種行為:攻擊行為或順從行為,如此才能建立一個穩定的社群結構。但是飼主無意間的誤導,卻常常造成造成狗狗間的和平無法到來,這要怎麼說呢?
在一個家庭裡,人類飼主與狗狗的關系,或多或少都很類似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當孩子發生爭斗時,父母常常都會認為大的應該讓小的,傾向保護比較弱勢的孩子。狗狗間的爭斗也是一樣,我們或多或少也比較傾向同情所謂受害的“弱者”,換言之,我們會處罰強勢的攻擊者,而弱勢的被攻擊者,基於補償的心理,所以原本狗狗社群需要建立的領導與服從關系,因為人類的介入,使得弱勢者(即被攻擊者)認為自己有了人類這個盟友,反而無法認知或不願接受自己在狗社群中弱勢的地位,至於攻擊者(強勢的一方)則汲汲於建立自己主宰的地位,一再的挑釁與攻擊弱勢者,而人類的不斷介入,造成狗狗社群的穩定關系遲遲無法建立,使得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有的動物行為專家就主張狗狗間的爭斗,除非打得太過火,有成傷或致死的危險,不然人類實不宜過度介入。
醫生建議
避免介入,讓狗狗自行建立穩定的社群
根據以上的分析,那麼我們應該要注意哪些事情呢?面對狗狗的爭執,你該知道的應對方法有6點。
1、確立主人的絕對地位
請記住,不管是人,還是狗狗,我們都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換言之,大家都是同一個社群,因此,飼主必須要掌握主宰的地位,讓狗狗知道whoisboss。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必須強化狗狗的服從性,也就是增加飼主掌控主宰的能力。如果不知該如何訓練狗狗的服從性,可以先利用喂食的機會,讓狗狗聽懂一些簡單的命令,例如:坐下或不動等等,一直訓練到狗狗能夠對我們的命令產生立即且正確的反應為止。如果還是不知該怎麼訓練或者沒有時間,情況允許的話,也可以考慮讓狗狗上狗學校受訓。
2、消耗狗狗多余精力,保持情緒穩定
飼主應該多花一點時間與狗狗相處,帶狗狗們出外散步就是一個最好的方式。因為運動,尤其是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不僅可以消耗狗狗旺盛的精力,而且對於情緒的穩定,是非常有幫助的。
3、不要輕易介入狗狗的紛爭
誠如我們之前所提到的狗狗主宰地位的建立,對於狗狗社群的穩定與和平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這種主宰地位的競爭不見得會有很明顯的打斗行為發生,甚至在飼主未察覺的情況下,就已經決定好地位的順序。因此,除非這種打斗太過激烈,甚至會有受傷的危險,否則飼主不需要介入,特別是攻擊行為只發生很短暫的時間的話,飼主無須大驚小怪,更不要去處罰發動攻擊的狗狗。
4、支持狗老大的優勢地位
雖然保護弱者是我們人類的天性,不過在狗狗主宰領導地位尚未確立前,我們不須特別去關照處於弱勢的狗狗,不管他是舊狗狗,還是新狗狗,大家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不要給弱勢者一些特別待遇。如果我們可以觀察出哪一只狗狗是社群中比較強勢者,對於他,我們甚至可以給予比較優先的待遇,例如:喂食時先給食物、進門後先抱抱等等。雖然看起來似乎有違我們人類的“正義”與“良知”,但是有時這是促進和平到來的最快方式。
5、不要讓狗狗單獨相處
如果狗狗彼此間的爭斗行為,不是基於主宰地位的建立,而是彼此間互相競爭的敵意(尤其是母犬間的爭斗),倘若每一回的打斗都非常地激烈,那麼我們絕對不能讓狗狗在沒有人類監督的情況下獨處。在這種情況下,狗狗一旦發生打斗,飼主絕對要立即介入(就不像前面說的,我們不宜介入),而且處罰的強度必須要能夠中止這種行為。再者,我們不能為了轉移狗狗激動的情緒,而給予一些像獎勵般的安撫行為,例如:食物、抱抱等等,因為這會讓狗狗誤會我們是在聲援他,反而會促使其變本加厲。
6、讓狗狗去去勢結扎
對於公犬間主宰領導地位的爭斗行為,雖然睪丸摘除手術,可以減緩這種行為的發生,但我們的建議是由弱勢一方來做,效果會比較好。另外,也有醫師建議可以考慮服用荷爾蒙藥物,但是效果只是暫時的,通常服用藥物的目的,只是便於我們能采取其他行為治療。至於母犬做子宮卵巢摘除手術,能否改善其爭斗行為,結果更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