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犬咽炎
【疾病簡介】
咽炎是一種咽黏膜及其深層組織的炎症。多數原發性咽炎是因粗硬的食物、尖銳異物、化學藥物或冷熱等機械性刺激所至,如骨塊、魚刺劃傷、冰凍食物、投藥不當或誤食有刺激性的藥物等,此外還可由鄰近組織器官的炎症蔓延而致,如口炎、牙龈炎、淋巴結炎等。
【診斷要點】
發病初期,病犬頭頸伸展,采食緩慢,不願活動,觸壓咽部時,病犬躲閃,隨著病情的發展至采食困難或不食,表現伸頸搖頭,欲食而不敢,流涎,並發咳嗽。若咽部炎症十分明顯的動物,可出現全身症狀,精神不振,體溫升高,咳嗽,咽部觸診敏感,颌下淋巴結腫脹,咽喉部紅腫,扁桃體腫大。根據病史和臨床症狀,即可確診。
【防治措施】
(1)加強護理:將病犬置於溫暖、干燥、通風良好的犬捨內,給予流質食物,勤飲水。若異物存在,應在全身麻醉情況下,從口腔將異物取出。給予流食,除去冰冷食物的刺激。重症不能吃食時,應停止喂飼,可靜脈注射10~25%葡萄糖液,或行灌腸,以補充營養。
(2)消除炎症:為了促進炎性滲出物的吸收,可用溫水或白酒於咽部溫敷,每次20~30分鐘,每天2—3次。或咽部塗擦10%樟腦酒精,或用復方醋酸鉛散塗敷等。重症病例應配合全身療法,注射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如青霉素2~4萬IU/kg、地塞米松0.1-0.5mg/kg肌肉注射;或用氨苄青霉素0.2-0.4mg/kg加地塞爾松加2%的普魯卡因0.5mL做咽部封閉,2次/天。
咽炎是咽粘膜及其深層組織的炎症。臨床上患犬以吞咽障礙,咽部腫脹,觸壓時敏感為特征。原發性咽炎在犬比較少見,主要是由於吞食冰雪和吞食溫度過高的食物,或因異物刺激,損傷咽部粘膜所致。咽炎多繼發於口腔感染或全身感染。病犬初期采食緩慢,以後采食困難或無食欲。常有空口吞咽、流涎、嘔吐和咽部粘膜充血等症狀。若疼痛嚴重,病犬拒絕飲水。咽部觸診,敏感性增強。有的病犬會出現乏力、拒食、咳嗽和體溫升高。臨床上根據吞咽困難,咽部腫脹及觸壓敏感,不難診斷。
二、犬蛔蟲病
【疾病簡介】
犬蛔蟲(犬弓首蛔蟲)呈淡黃白色,頭端有3片唇,體側有狹長的頸翼膜。犬蛔蟲的特點是在食道與腸管連接處有1個小胃。雄蟲長50~110毫米,尾端彎曲;雌蟲長90~180毫米,尾端直。獅蛔蟲(獅弓蛔蟲)顏色、形態與犬蛔蟲相似,但無小胃;雄蟲長35~70毫米,雌蟲長30~100毫米。蛔蟲蟲卵在外界適宜的條件下,發育為感染性蟲卵,被犬吞食後,幼蟲在小腸內逸出,進而鑽入腸壁內發育後返回腸腔,經3~4周發育為成蟲。
犬蛔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條件下發育為感染性蟲卵。3月齡以內的仔犬吞食了感染性蟲卵後,在腸內卵出幼蟲,幼蟲鑽入腸壁,經淋巴系統到腸系膜淋巴結,然後經血流到達肝髒,再隨血流達肺髒,幼蟲經肺泡、細支氣管、支氣管,再經喉頭被咽入胃,到小腸進一步發育為成蟲,全部過程4~5周。年齡大的犬吞食了感染性蟲卵後,幼蟲隨血流到達身體各組織器官中,形成包囊,幼蟲保持活力,但不進一步發育;體內含有包囊的母犬懷孕後,幼蟲初激活,通過胎盤移行到胎兒肝髒而引起胎內感染。胎兒出生後,幼蟲移行到肺髒,然後再移行到胃腸道發育為成蟲,在仔犬出生後23~40天已出現成熟的犬蛔蟲。新生仔犬也可通過吸吮初乳而引起感染,感染後幼蟲在小腸中直接發育為成蟲。
【診斷要點】
(1)臨床症狀逐漸消瘦,粘膜蒼白。食欲不振,嘔吐、異嗜,消化障礙,先下痢而後便秘。偶見有癫痫性痙攣。幼犬腹部膨大,發育遲緩。感染嚴重時,其嘔吐物和糞便中常排出蛔蟲,即可確診。
(2)實驗室檢查可采用飽和鹽水浮集法或直接塗片法,檢驗糞便內的蟲卵進行確診。
【防治措施】
(1)定期檢驗與驅蟲幼犬每月檢查1次,成年犬每季檢查1次,發現病犬,立即進行驅蟲。可用左咪唑,10毫克/千克體重內服。或用甲苯咪唑,10毫克/千克體重,每天服2次,連服2天。磺苯咪唑15毫克/千克體重或用噻嘧啶(抗蟲靈)5~10毫克/千克體重,內服。或用枸橼酸哌嗪(驅蛔靈)100毫克/千克體重,內服。
(2)搞好清潔耳衛生對環境、食槽、食物的清潔衛生要認真搞好,及時清除糞便,並進行發酵處理。
犬蛔蟲病是幼犬最常見的一種寄生蟲病。主要危害3周-5月齡的幼犬,重者可導致死亡。蛔蟲病是幼犬腸套迭的主要因素之一。犬蛔蟲病是由犬蛔蟲和獅蛔蟲寄生於犬的小腸和胃內引起的。在我國分布較廣,主在危害1~3月齡的仔犬,影響生長和發育,嚴重感染時可導致死亡。
犬弓首蛔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的條件下,經10-15天發育為感染性蟲卵,當感染性蟲卵被成年母犬吞食後,幼蟲隨血液到達體內各組織器官中,形成包囊、幼蟲保持活力,當母犬懷孕後,幼蟲隨血液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所以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已經感染了。當幼蟲在胎兒體內隨血液循環到達肝髒時)變為第三期幼蟲,當胎兒出生後,第三期幼蟲已移行到肺髒,在肺中停留一周後,變為第四期幼蟲,隨呼吸進入氣管至咽部。當幼犬吞咽時被咽入胃中然後進入小腸中。幼犬出生3周後小腸內的蛔蟲已發育為成蟲。所以幼犬在一個月左右最易發生蛔蟲性胃腸炎。
三、犬糖尿病
【疾病簡介】
糖尿病是一種多病因代謝性疾病,其特點為慢性高糖血.體內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紊亂。犬貓糖尿病發病率為0.2%~1%。人糖尿病分Ⅰ型和Ⅱ型。Ⅰ型為胰島功能損傷。無法分泌胰島素,依賴補充外源性胰島素治療,故也稱依賴性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大多數存在胰島素抵抗現象,或既有胰島毒分泌功能受損,又有胰島素抵抗,即機體對自身胰島素敏感性降低,使血中糖無法進入機體細胞被攝取利用,影響了糖的代謝。在犬貓糖尿病中,幾乎100%的犬和50%的貓,都是I型(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貓的另50%是Ⅱ型(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
【發病原因】
引起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相對或決定缺乏的常見原因有慢性胰腺炎,胰腺萎縮,胰腺腫瘤,胰腺損傷等。另外,內分泌系統異常和神經系統損傷,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等過多,以及腦震蕩,腦出血,腦腫瘤等也可以引起糖尿病。飼料單一,長期過多的飼喂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造成動物過肥,肝髒脂肪堆積,阻礙糖原的儲存。此外遺傳因素也是本病的發生的一個因素。
【發病症狀】
發病較緩慢,早期不易被發現,其典型的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少。食欲打進。病情加重時尿量增加3-5倍,尿比重增高達1.060-1.068,尿和呼出的氣帶有特殊的芳香的甜味(類似爛蘋果味道),進一步發展會出現頑固的嘔吐,腹瀉,發生酸中毒。最後陷入糖尿病性昏迷。約有半數動物早期開始出現白內障。貓很少發生。尾尖發生壞死。
我們都知道,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或者是有些肥胖的人比別人患上糖尿病的幾率更高一些。各位家長們,其實狗狗也會患糖尿病呢,並且高齡老狗狗和有些肥胖的狗狗更容易患上呢。本病的治療原則是降低血糖,糾正水、電解及酸鹼平衡紊亂。口服降糖藥,常用的藥物有乙酸苯磺酰環己脲、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優降糖等。一般僅限於血糖不超過每百毫升200mg,且不伴有酮血症的病犬。目前關於貓狗的糖尿病照護以人類醫學為基礎。控制您
寵物的糖尿病並不難─獸醫將會示范如何實行。許多對犬科動物的糖尿病有研究的專家們將和BD一起幫助您學習關於糖尿病狗的信息,以及如何治療。對許多狗而言,BD胰島素注射針筒可讓注射更加舒適。
四、犬心絲蟲病
【疾病簡介】
心絲蟲症之病原為Dirofilariaimmitis,為經蚊叮咬所傳播之血液寄生蟲症,可感染任何年齡之犬只,於貓身上亦有發現,國外研究報告顯示流浪貓罹患心絲蟲症之比例為4~15%,由於貓之心髒較小,一旦罹患此病,死亡率高於犬只頗多。
心絲蟲之成蟲寄生於犬貓之右心與肺動脈處,成蟲會產下幼蟲,於血液中循環,蚊子叮咬感染心絲蟲症之犬貓後即攜帶心絲蟲之幼蟲,幼蟲於蚊子唾液腺蛻變成為具感染力之幼絲蟲,再經由蚊子叮咬其他犬貓而感染。犬貓可重復感染本病。
【發病症狀】
由於成蟲寄生於心髒內,造成心髒破壞,逐漸影響犬貓健康,故於罹病之初犬貓無明顯不適,於感染一段時間後,逐漸出現運動不耐、咳嗽、呼吸急促,過去常被誤診為氣管炎或普通心髒病。後期則出現心肺衰竭、貧血、肺積水、腹水、黃疸、肝腎衰竭死亡。
【防治措施】
(1)、驅殺成蟲:應用鈉硫胂酰胺,劑量為2.2毫克/千克體重,靜脈注射,1日兩次,連用兩日。靜脈注射時應緩緩注入,藥液不可漏出血管外,以免引起組織發炎及壞死。或用鹽酸二氯苯胂,劑量為2.5毫克/千克體重,靜脈注射,每隔4~5天1次,該藥驅蟲作用較強,毒性小。
驅微絲蚴:用左嘧啶,用量為10毫克/千克體重,口服,連用15天,治療第六天後檢驗血液,當血液中檢不出微絲蚴時,停止治療。或用伊維菌素(商品名害獲滅lvomec),用量為0.05~0.1毫克/千克體重,1次皮內注射。或用倍硫磷,每千克體重皮下注射7%溶液0.2毫升,必要時間隔2周重復1~2次。還應根據病情,進行對症治療。
(2)、防止和消滅中間宿主:防止和消滅蚤、蚊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也可采用藥物預防:乙胺嗪(海群生)內服劑量6.6毫克/千克體重,在蚊、蠅活動季節應連續用藥。對微絲蚴陽性犬,嚴禁使用乙胺嗪,必須先用藥殺滅成蟲和微絲蚴後,才能開始用乙胺嗪進行預防。
犬貓於四個月大時,即可進行心絲蟲之預防,文獻指出犬貓於六個月齡前血液中不會出現心絲蟲幼蟲,故於六個月齡前進行心絲蟲之預防是不需先進行檢驗的,超過六個月齡再進行預防則建議先檢驗是否感染較佳。定期給予犬貓心絲蟲之預防藥物,減少被蚊叮咬的機會,為本病之預防之道。心絲蟲感染嚴重的犬使用驅蟲藥物時要慎重,寄生在心髒內的心絲蟲死亡、脫落可能堵塞動脈管,引起更嚴重的後果,需慎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