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鳍、均衡度,是孔雀
魚品評的三大要點。
1.顏色的要求:
孔雀魚對顏色的要求有兩點:(1)顏色要勻稱:(2)色差要分明。而色彩濃度的薄與厚並非要求的重點,因色系若不均勻,將會形成有色塊的圖騰,也就是所謂的雜斑。色塊若無法再散開來,將扼殺此尾孔雀魚的“前途”。之所以不在乎孔雀魚顏色的厚與薄,主要是因其各具美感、各有特色。因此若將所謂的藍尾禮服共同比較時,您將發現有數十種之多,這當然包含了體色、尾色、尾型的排列組合了。
孔雀魚的色彩雖不若锵魚多變,但在愛好者的不斷改良下也增色不少。在孔雀魚的基本品系中亦不乏媲美锵魚的
品種,如馬賽克、銀河、草尾…等等。
2.鳍的要求:
“鳍”,幾乎是孔雀魚的品評重心!先人將此魚種命名為“孔雀魚”,不僅道出人們對其喜好的程度,更表現出中國文字特有的意境。孔雀魚,顧名思義就是魚鳍猶如孔雀開屏,魚鳍大而有生命力,常引起人們贊歎之聲。正因如此,特殊尾型如劍尾、矛尾、針尾......等品種則較乏人問津,也因為少人重視,使得此類品種較難尋獲,更镗論優良品種,因而大大增加了此類特殊魚種改良的困難度。人們一味的要求大背鳍、大尾鳍的同時,也不忘加些調味料,連鳍的形狀及顏色甚至於圖案都要求進去了。所以就“鳍”而言,要做到無從挑剔實在太難了。
目前國內甚至於國際上,孔雀魚審美的重心幾乎集中在背鳍和尾鳍上,且主要以雄性的孔雀魚為中心;雌魚只是做為評審的參考。在孔雀魚的生活史上,雄性孔雀魚又挑起了遺傳及品種分類的重擔,所以大大增加了其價值感。因此,就比賽舉行久遠的國家而言,雄性孔雀魚幾乎占了一對孔雀魚十分之七的份量。通俗的說就是,雄性孔雀魚較雌性孔雀魚貴;這與國內的價值觀不一樣,國人認為雌性孔雀魚會不斷的生小魚,所以其價格較雄性的孔雀魚高。而國外則認為高品質的公魚獲得率遠低於雌性孔雀魚,有時一胎挑到滿意的沒有幾只,所以國外有時會只賣公魚。不知您認為何者有理呢?
3.均衡度的要求:
均衡度包括身體與尾鳍、體色與尾色的搭配,甚至於尾紋與尾色的搭配,考量如此多的因素是為尋求一個平衡點,就是所謂的均衡度,若體大尾小、紋路不分明、顏色搭配不鮮明,都將嚴重破壞孔雀魚的美感。所以有意參加孔雀魚比賽的愛好者,“顏色”、“鳍”、“均衡度”此三點不但要特別注意,這也是裁判評審的重心。
4.親魚的性別對子代影響的重要性:
前期文章中討論了孔雀魚的體色,這次我們則探討孔雀魚品系遺傳中,親魚的性別對子代的影響與重要性。
孔雀魚的基本品系有禮服、馬賽克、草尾、
蛇王、白金、古老品系、劍尾、金屬、日本藍、單色。在這些基本品系中以身體的特色為訴求重點的有:禮服、蛇王、白金、古老品系、金屬、日本藍、單色,而這些品系的遺傳重心幾乎在公魚身上。而馬賽克、草尾、劍尾等品系的遺傳,公母所占的比例幾乎是相等的。綜合上述的分析所得的結論是,以身體特徵的遺傳,幾乎都以公魚為論定;母魚則影響了尾鳍的紋路、形狀及顏色,甚至於整尾孔雀魚的顏色。
這樣的敘述可能較模糊,舉例說明:藍化種即所謂的墨籃尾,其基因型表示法為rr。今*若以金屬蛇王公魚和墨藍尾的母魚交配,所得子代會有藍色系的金屬蛇王,這就是母魚改變了整尾孔雀魚色系的例子。或許有人會問:若以墨藍尾的母魚和紅色系的單色公魚交配,所得的結果是什麼呢?其實我也尚未操作,因此還沒有答案,但有一點小訣竅提供各位參考。誠如我們所知,目前墨藍尾的來源幾乎是由馬賽克、草尾而來,甚至於是金屬,所以您若以強光照射母魚的尾鳍,將發現母魚黑色的尾鳍上有些似針孔般的小細點,像此類的母魚干萬不要跟單色系的公魚交配,否則配出來的子代在尾鳍上將會有紋路。
至於色系則並非同樣的規則都適合不同的模式,凡規則皆有例外。今若以金屬蛇王的公魚配上藍馬賽克的母魚,所得的子代會有藍色金屬蕾絲蛇王,及紋路接近馬賽克的金屬蛇王。這就是母魚改變了整尾孔雀魚的色系及尾部的紋路。您若有心經營孔雀魚改良路線,則母魚的影響力不容忽略。當您漸漸熟悉孔雀魚的遺傳方式時,將發現具變異性且有觀賞價值的公魚,實在太珍貴了,無怪乎國外對雄性孔雀魚如此青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