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愛寵網加入收藏設為首頁
愛寵網
  1. 首頁
  2. 寵物狗
  3. 寵物貓
  4. 小型寵物
  5. 水族寵物
  6. 爬行寵物
  7. 寵物百科

 愛寵網 >> 水族寵物 >> 觀賞魚品種介紹 >> 小丑魚的主要品種

小丑魚的主要品種

编辑:觀賞魚品種介紹

公子小丑魚

學名:amphiprion ocellaris

分布於中國南海、菲律賓、西太平洋的礁巖海域,體長10~12cm,橢圓形。體色橘紅,體側有三條銀白色環帶,分別位於眼睛後、背鳍中央、尾柄處,其中背鳍中央的白帶在體側形成三角形,各鳍橘紅色有黑色邊緣。飼養水溫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之間,海水硬度7~8度dh。餌料有豐年蝦、海藻、切碎的魚肉、顆粒飼料等。它喜歡躲在海葵中,借海葵多刺的細胞保護自己,與海葵形成共生關系。

紅小丑魚

中文名:紅小丑

俗名別名西紅柿(香港)

英文名:Tomato Clownfish、Red Clown、Tomato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frenatus

命名者年份:Brevoort,

地理分布:分布范圍包括泰國灣至帕勞群島西南部,北至日本南部,南至印度尼西亞的爪哇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北緯25度和南緯35度之間

特征

軟條部延長而呈方形;成魚體黑色,頭部、胸腹部以及身體各鳍均為紅色。眼睛後方具一鑲白緣之寬白帶,向下延伸至喉峽部。亞成魚體一致橙黃色,眼睛後方具一白色豎帶。隨著成長,體色逐漸轉紅,且身體後方出現黑斑並擴散至整個身體。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海灣水深1~12米之間的水域,與奶嘴珊瑚(Entacmaea quadricolor)共生。

紅小丑屬常見魚種,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印度紅小丑(Amphiprion ephippium)的分別。紅小丑和印度紅小丑(Amphiprion ephippium)的最大區別在於,印度紅小丑成魚的眼睛後方不具白色豎帶,很容易辨認。

黑雙帶小丑魚

學名:amphiprion sebae

分布於印度洋中的珊瑚礁海域,屬雀鲷科,體長10~15cm,橢圓形。全身紫黑色,體側在眼睛後、背鳍中間、尾柄處有三條銀白色垂直環帶,嘴部銀白色,經眼睛有一條黑帶。飼養水溫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之間,水硬度7~9度dh。水質要求澄清,餌料有豐年蝦、魚蟲、切碎的魚蝦肉、海水魚顆粒飼料等。喜歡躲在花朵般的海葵觸手中。

透紅小丑魚

學名: PREMNAS BIACULEATUS

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屬雀鲷科,體長10~15cm,橢圓形。全身紫黑色,各鳍紫紅色,體側在眼睛後、背鳍中間、尾柄處有三條銀白色環帶,非常美麗,飼養水溫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之間,水硬度7~9度dh。餌料有海水中的藻類、動物性浮游生物、海水魚顆粒飼料等。透紅小丑多飼養在有無脊椎動物的水族箱中,棲息在微微搖的海葵觸手中,楚楚動人,美艷絕倫。

紅雙帶小丑魚

學名:amphiprion clarkii

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和台灣、中國南海及菲律賓等地,屬雀鲷科,體長10~12cm,橢圓形。全身鮮紅色,體側在眼睛後、背鳍中間、有兩條銀白色環帶。雙帶小丑的體色多變,有鮮紅、紫紅、紫黑等,飼養水溫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之間,水硬度7~9度dh。餌料有海水魚顆粒飼料、切碎的魚肉、海藻等。水質要求澄清,喜歡躲在多彩的海葵中。

咖啡小丑魚

學名:amphiprion perideraion

分布於菲律賓、台灣、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屬雀鲷科。體長5~8cm,橢圓形。全身淺棕色,眼睛後方有一條白色環帶,猶若套在脖子上的銀圈。嘴銀白色,從嘴沿著背部到尾柄連同背鳍都是銀白色。飼養水溫26~27℃,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海水硬度7~8度dh。餌料有藻類、魚蟲、豐年蝦、海水魚顆粒飼料等。喜歡棲息在海葵或珊瑚叢中。小丑魚體表面分泌的粘液可保護自己不受海葵刺細胞的侵害,它躲藏在海葵花朵般的觸手中,與海葵形成一種共生關系。

黑豹小丑魚

基本資料

中文名:黑豹小丑

俗名別名:寬頻小丑(台灣)

英文名:Wide-band Anemonefish拉丁學名:Amphiprion latezonatus

命名者,年份:Waite,1900

參考文獻:Allen, G.R., 1991. Damselfishes of the world.. Mergus Publishers, Melle, Germany. 271 p. 第43頁

地理分布:分布范圍僅在澳大利亞和新喀裡多尼亞一帶海域。

氣候帶:亞熱帶,南緯25~32度之間

特征

形態特征:背鳍鳍棘(總數):10條 眼中大,上側位。口大,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背鳍單一,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成魚體棕黑色至黑色,吻部白色。眼睛後方具一鑲黑緣之白帶,體側中後方具一大塊呈梯形的白斑,因此也得名“寬帶小丑”,尾柄上另具一寬闊的白環帶。身體各鳍與體色一致。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4cm

習性: 棲息於巖礁區和沿岸礁區水深10~45米之間的水域,與紫點海葵(Heteractis crispa)共生。

印度紅小丑

中文名:印度紅小丑

英文名:Saddle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ephippium

命名者,年份:Bloch,1790

地理分布:分布在東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圍包括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Nicobar Islands)、泰國、馬拉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蘇門答臘島(Sumatra)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北緯15度和南緯11度之間

特征

背鳍鳍棘(總數):10~11條

成魚軟條部延長而呈方形;成魚體紅色至棕色,體側1/2~2/3部分為黑色,身體各鳍均為紅色至棕色。幼魚體紅色,眼睛後方具一白色窄豎帶,僅向下延伸至鰓蓋緣,體側後上方具一不明顯至黑色斑塊。隨著成長,白帶逐漸消失,而黑斑點則逐漸擴大至全身。印度紅小丑和紅小丑(Amphiprion frenatus)的最大區別在於,紅小丑成魚的眼睛後方具一鑲黑緣之白色寬豎帶,並向下延伸至喉峽部,很容易辨認。#p#分頁標題#e#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4cm

生物特征

棲息於泥濘的沿岸海灣水深2~1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對活動於能見度較低的地方。

補充說明印度紅小丑屬常見魚種,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紅小丑(Amphiprion frenatus)的分別。

印度洋銀線小丑

中文名:印度洋銀線小丑

俗名別名:茶公(香港)

英文名:Skunk Clown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akallopisos

命名者,年份:Bleeker,1853

地理分布:分布范圍包括東非洲、馬達加斯加、科摩羅群島(Comoro Islands,非洲島國)、塞舌爾、安達曼海、蘇門答臘島(Sumatra,位於印尼西部)和千島群島(Seribu Islands,位於爪哇海)一帶海域。沒有在馬爾代夫和斯裡蘭卡發現其蹤跡。西太平洋的族群——太平洋銀線小丑(Amphiprion sandaracinos)與之非常相似,常常被混淆。

氣候帶: 熱帶,北緯23度和南緯35度之間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1cm

習性

棲息於較淺的沿岸珊瑚礁區水深3~2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強流區水深15米左右的地方。每只海葵均被一條較大的雌魚盤據,同時還有一條體型較小的功能性雄魚(functional male,意思是只提供雄性功能、但其性別並不是永久雄性的魚,因為它可根據需要而轉變自己的性別)以及數條成長受阻礙的幼魚。如果雌魚被趕走或自行離去,那麼功能性雄魚就會變性為雌魚,而體型最大的幼魚也就承擔功能性雄魚一職,周而復始。

生物特征

背鳍鳍棘(總數):8~9條 背鳍軟條(總數):17~20條 臀鳍鳍棘:2條 臀鳍軟條:12~14條

成魚軟條部延長而鈍圓形;成魚體一致橙色,從頭背部經背部至尾柄上方具一白色紋帶,背鳍軟條白色或黃色,余鳍與體色一致。印度洋銀線小丑與太平洋銀線小丑(Amphiprion sandaracinos)非常相似,區別在於後者的白帶自上嘴唇開始往後延伸,而前者的上嘴唇則與體色一致,不難分辨。

太平洋銀線小丑

中文名:太平洋銀線小丑

俗名別名:茶公(香港)

英文名:Orange Anemonefish、Yellow skunk Clownfish、Yellow Clown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sandaracinos

命名者,年份:Allen,1972

地理分布:分布范圍包括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和澳大利亞西部至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台灣、菲律賓、新幾內亞、當特爾卡斯托群島

氣候帶:熱帶,北緯30度和南緯25度之間

生物特征

形態特征:9條 背鳍軟條(總數):6~18條 臀鳍鳍棘:2條 臀鳍軟條:12條

成魚體一致橙紅色。太平洋銀線小丑與印度洋銀線小丑(Amphiprion akallopisos)非常相似,區別在於後者的白帶自上嘴唇之後開始往後延伸,而前者的白帶則自上唇開始往後延伸,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4cm

習性:棲息於瀉湖和外礁區水深3~2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對或小群生活。

補充說明:太平洋銀線小丑屬常見魚種,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印度洋銀線小丑(Amphiprion akallopisos)的分別。

太平洋雙帶小丑

中文名:太平洋雙帶小丑

英文名:Orangefin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chrysopterus

命名者,年份:Cuvier,1830

地理分布:分布在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圍包括澳洲昆士蘭和新幾內亞至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和土木土群島(Tuamoto Islands)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北緯15度和南緯15度之間

瀕危狀態不在IUCN紅皮書中

生物特征

形態特征:10~11條,臀鳍鳍棘:2條, 臀鳍軟條:13~14條。

尾鳍呈截形,上下葉外側鳍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呈棕黑色,胸腹部和臀部黃色。眼睛後方具一白色半環帶,向下延伸至鰓蓋下方且向下收窄;背鳍中段至肛門間另具一較窄的白豎帶。胸鳍和背鳍黃色,腹鳍和臀鳍黑色,尾柄和尾鳍白色。太平洋雙帶小丑與大堡礁雙帶小丑(Amphiprion akindynos)以及阿氏雙帶小丑(Amphiprion allardi)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大堡礁雙帶小丑的體色為一致棕褐色,且體中央的白帶為跨越背鳍的環帶,而太平洋雙帶小丑則為黃黑色,且白帶只達至背鳍基部,並不向上穿越;與阿氏雙帶小丑的區別在於,阿氏雙帶小丑的胸鳍和臀鳍均為黃色,而太平洋雙帶小丑則為黑色。除此之外,太平洋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尾鳍的顏色,前者為一致白色,後者則為黃色,很容易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7cm

太平洋三帶小丑

中文名:太平洋三帶小丑

英文名:Maroon Clown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tricinctus

命名者,年份:Schultz & Welander,1953

地理分布:分布范圍僅在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一帶海域。報告顯示在新喀裡多尼亞也可見其蹤跡。

氣候帶:熱帶,北緯0~15度之間

形態特征

背鳍鳍棘(總數):10~11條。成魚體前半部棕黃色,後半部黑色。體側具3條白色豎帶,分別在眼睛後方、體側中央以及尾柄上。胸鳍、腹鳍和臀鳍棕黃色,背鳍末端和尾鳍黑色。太平洋三帶小丑與毛裡求斯三帶小丑(Amphiprion chrysogaster)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後者體色為黑色,體中間的白帶達至背鳍頂部,且尾柄上的環帶較寬,不難分辨。此外,報告顯示部分太平洋三帶小丑體一致為黑色,經生物學家研究後,初步認為太平洋三帶小丑的體色會因不同種類的共生海葵而有所不同。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2cm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外礁斜坡水深3~40米之間的水域,主要以浮游生物、桡腳類動物、無脊椎動物以及各種海藻為食。

補充說明 太平洋三帶小丑在市場上極少看見,價格不詳,購買時注意與毛裡求斯三帶小丑(Amphiprion chrysogaster)的分別。#p#分頁標題#e#

塞舌爾雙帶小丑

中文名:塞舌爾雙帶小丑

英文名:Seychelles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fuscocaudatus

地理分布:分布范圍僅在塞舌爾和阿爾達布拉環礁(Aldabra Atoll)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南緯3~10度之間

瀕危狀態不在IUCN紅皮書中

生物特征

形態特征背鳍鳍棘(總數):11條 背鳍軟條(總數):15~16條 臀鳍鳍棘:2條 臀鳍軟條:14條

軟條部延長而呈尖形;眼睛後方具一寬闊白豎帶,向下延伸至鰓蓋下方;體側中後方另具一白色豎帶,自背鳍緣向下延伸至肛門處。背鳍灰黑色,尾柄灰白色,尾鳍棘條黑色,余部淺灰色透明,上下葉具白色緣帶。塞舌爾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背鳍和尾鳍,前者的背鳍和尾鳍為灰黑色相間,而其他雙帶小丑的背鳍和尾鳍顏色一致,很容易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4cm

習性:棲息於瀉湖和面海珊瑚礁區水深5~30米之間的水域,與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

毛裡求斯三帶小丑

中文名:毛裡求斯三帶小丑

英文名:Mauritian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chrysogaster

命名者,年份:Cuvier,1830

地理分布:分布范圍僅在毛裡求斯(Mauritius,非洲島國)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南緯19~21度之間

生物特征

成魚體黑色,喉峽部和胸腹部均為黃色。體側具3條白色豎帶,分別在眼睛後方、體側中央以及尾柄上。胸鳍和腹鳍黃色,背鳍和尾鳍黑色,臀鳍黑色或黃色。毛裡求斯三帶小丑與太平洋三帶小丑(Amphiprion tricinctus)較為相似,區別在於後者體色為棕褐色,體中間的白帶只達背鳍基部,且尾柄上的環帶較窄,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5cm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外礁區水深2~40米之間的水域,與念珠海葵(Heteractis aurora)、斑馬海葵(Macrodactyla doreensis)、白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以及地毯海葵(Stichodactyla mertensii)共生。

補充說明:毛裡求斯三帶小丑在市場上極少看見,價格不詳,購買時注意與太平洋三帶小丑(Amphiprion tricinctus)的分別。

克氏雙帶小丑

中文名:克氏雙帶小丑

英文名:Yellowtail Clownfish、Chocolate Clownfish、Clark

拉丁學名:Amphiprion clarkii

命名者,年份:Bennett,1830

地理分布:分布范圍包括波斯灣(Persian Gulf)至西澳大利亞,印澳群島各處(Indo-Australian Archipelago)和美拉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在西太平洋中的所屬島嶼,北至台灣,南至日本和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一帶海域。

生物特征

成魚體黑色,頭部和胸腹部黃色,眼睛後方和體側中後方各具一條寬闊的白豎帶。背鳍黑色,軟條部為黃色,余鳍均為黃色,尾柄處具一白色窄環帶。在不同的分布區域中,克氏雙帶小丑也有幾種不同的形態,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是尾鳍前端白色,後端灰白色透明,上下葉具黃色緣;另一種則更為特別,眼睛前方至吻部為灰白色,尾鳍灰白色透明且上下葉具黃色緣,余鳍和胸腹部均為黑色。克氏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尾柄上具一白色窄環帶,且身體中後方的豎帶非常寬闊,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5cm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外礁斜坡水深1-55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對生活,行一夫一妻制。與拿破侖地毯海葵(Cryptodendrum adhaesivum)、夏威夷海葵(Heteractis malu)、班馬海葵(Macrodactyla doreensis)。

補充說明克氏雙帶小丑在市場上較為常見,價格便宜,購買時注意與其他雙帶小丑的分別。

紅海雙帶小丑

中文名:紅海雙帶小丑

英文名:Twoband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bicinctus

命名者,年份:Ruppell,1830

地理分布:分布范圍包括紅海和查戈斯群島(Chagos Archipelago,印度洋中部)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北緯31度和南緯7度之間

生物特征

成魚體呈黃色至橙黃色,背部顏色較深。眼睛後方具一鑲黑邊之白色半環帶,向下延伸至鰓蓋下方;背鳍中段至肛門間另具一較窄的鑲黑邊之白豎帶。身體各鳍與體色一致或稍淡。紅海雙帶小丑與查戈斯雙帶小丑(Amphiprion chagosensis)較為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後者的體色偏橙色,而前者則偏黃色。此外,後者的體型較長而窄,而前者則較短而寬,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4cm

習性: 棲息於瀉湖和外礁區水深1~3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對生活,行一夫一妻制。

補充說明:紅海雙帶小丑屬常見魚種,價格比其他雙帶小丑稍高。

大堡礁雙帶小丑

中文名:大堡礁雙帶小丑

俗名別名: 雙帶小丑、新娘

英文名:Barrier reef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akindynos

命名者,年份:Allen,1972

地理分布: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圍包括澳大利亞東部(大堡礁和珊瑚海,以及新南威爾士北部)、新喀裡多尼亞以及羅亞爾特群島(Loyalty Islands)一帶海域。

氣候帶:亞熱帶,南緯10~32度之間

生物特征

形態特征:10~11條

成魚體成棕褐色,眼睛前方灰紅色。眼睛後方具一鑲黑緣至白色寬環帶,背鳍中段至肛門間另具一鑲黑緣之白環帶。背鳍棕褐色,胸鳍、腹鳍和臀鳍均為棕黃色,尾柄和尾鳍白色。大堡礁雙帶小丑與阿氏雙帶小丑(Amphiprion allardi)以及太平洋雙帶小丑(Amphiprion chrysopterus )較為相似,而後兩者則為黃黑色;在體中央的白帶方面,前者為跨越背鳍的環帶,而後兩者的白帶只達至背鳍基部,並不向上穿越。除此之外,大堡礁雙帶小丑與其他雙帶小丑族群的最大區別在於尾鳍的顏色,前者為一致白色,後者則為黃色,很容易分辨。#p#分頁標題#e#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9cm

習性:棲息於瀉湖和外礁區水深1~25米之間的水域,主要以浮游生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

查戈斯雙帶小丑

中文名:查戈斯雙帶小丑

英文名:Chagos Anemonefish

拉丁學名:Amphiprion chagosensis

命名者,年份:Allen,1972

地理分布:分布在西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圍僅在查戈斯群島(Chagos archipelago)一帶海域。

氣候帶:熱帶,南緯5~7度之間

生物特征

形態特征:10~11條

成魚體呈橙黃色,查戈斯雙帶小丑與紅海雙帶小丑(Amphiprion bicinctus)較為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體色偏橙色,而後者則偏黃色。此外,前者的體型較長而窄,而後者則較短而寬,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11cm。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雪地松鼠怎麼養 一般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

 雪地松鼠怎麼養,雪地松鼠是我們在生活裡面常常見

影響兔毛產量的因素及增產方法

  (一)影響兔毛產量的因素   影響兔毛產量的因素很多,

飼養寵物貓貓的家庭有那些家具不適合購買

  寵物貓貓其實並不像我們看到的表面那麼溫順,它們很調皮。喜

滑鼠蛇如何養殖 第一次養殖建議買成年蛇

    滑鼠蛇如何

  拉布拉多吃了巧克力怎麼辦

拉布拉多獵犬(簡稱:拉布拉多,英語:Lab

喵星人減肥要避免反彈!

  隨著貓咪體重會有所減少,這時家長們不應該沾沾自喜。如果控

金毛狗流鼻涕怎麼辦

怎樣保證狗狗坐車安全

  1. 觀賞魚的白點病怎麼治、原因
  2. 觀賞魚的養殖技術 水族箱飼養需要充氣裝置
  3. 觀賞魚養殖設備 揭觀賞魚的抽水系統
  4. 蘭壽能長多大 此類金魚的壽命比較短
  5. 魚缸養魚有講究嗎 魚缸的位置魚的數量
  6. 家庭魚缸養魚的方法 預防污染七不要
  7. 魚缸養魚的技巧 保持水質清純至關重要
  8. 魚缸養魚密度多大合適 太密會影響魚的健康
  9. 小魚缸養魚的方法 小魚缸要注意放養密度
  10. 魚缸養魚的方法 從10個方面布置好魚缸
  11. 養魚的水有什麼要求 需清澈無毒害的水
  12. 小娃娃魚吃什麼食物 該魚的投喂技巧
  13. 海水魚與淡水魚的區別 是對水中鹽分適應不同
  14. 觀賞魚的起源與發展 我國是金魚的起源地
  15. 怎麼鑒別金魚 金魚的六個鑒別要點
热门文章
  1. 燈魚大部分喜歡酸性,露比燈魚的飼養方式
  2. 銀龍魚和小型魚混養注意事項,銀龍魚混養品種推薦
  3. 金魚尾巴的審定方式,如何挑選一條品質好的蝶尾
  4. 紅點綠七彩神仙魚
  5. 燈魚的常見品種
  6. 曼寧鳌蝦飼養方法_特征_習性_價格,鳌蝦如何賞玩
  7. 建議不要跟泰國斗魚一起混養,泰國斗魚的壽命是多久
  8. 燈魚之一眉道人
  9. 畫眉鳥叫聲嘶啞怎麼辦,畫眉鳥叫聲
  10. 錦鯉品種分類
大家都在看
  1. 號半紅龍
  2. 為什麼清道夫是最好的垃圾魚,清道夫的飼養要點
  3. 鼠魚之熊貓鼠魚
  4. 鉛筆魚飼養方法,刀魚科淡水魚飼養方法
  5.  帝王金花羅漢魚
  6.  白色德薩斯羅漢魚
  7. 孔雀魚和紅綠燈能混養嗎,初養熱帶魚首選孔雀魚
  8.  紅鑽羅漢魚
  9. 銀龍魚吃什麼最好,銀龍魚壽命有多長
  10. 野生黑格爾七彩神仙魚
Copyright © 愛寵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