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寵網 >> 石蛙
编辑:
石蛙
石蛙的生長速度非常快,食用價值也非常高,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其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具有滋補強身等功效。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是中國最大的食用娃。
石蛙由於已遭到大量的捕殺,目前石蛙是江西省和安徽省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之一。另外石蛙也被廣泛養殖用作食品。
中文學名: 石蛙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兩棲綱
亞綱: 滑體亞綱(Lissamphibia) 是兩棲綱現存的唯一個亞綱。
目: 無尾目
亞目: 參差型亞目
科: 蛙科
屬: 蛙屬
種: 石蛙
分布: 分布在中國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是中國最大的食用蛙。
石蛙
石蛙有個先天性的弱點就是其視力不好,因此在捕食的時候只能捉活餌料,而且捕食時間是在夜間,白天一般都棲息在洞穴裡,因此有很多人會選擇在夜間捕捉石蛙。
石蛙蝌蚪軀體成長條狀,尾巴肥厚,膚色暗黃,並分布黑色星星小點,在軀體與尾部銜接處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樣花紋,蝌蚪的吻突發達,吸附能力很強,石蛙體大而粗壯。成蛙一般體長10-13厘米,體重150-250克以上,大的可以達到500克以上,石蛙皮膚粗糙,背部皮膚成暗灰色,上面長有許多油,石蛙的頭又寬又扁,吻端成圓型,突出於下颌,兩鼻孔之間的距離與兩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等,同齡石蛙雄性大於雌性,性成熟後的雄蛙前肢極為粗壯,胸部有呈棘狀的肉刺,腹部呈淡黃色,雌性胸部無棘刺,腹而光滑呈白色。
石蛙
石蛙屬於耐寒不耐熱的爬行動物,適宜溫度為15~25℃,水溫過高會出現異常甚至死亡,在寒冷的冬天石蛙都蟄伏起來冬眠,倘若在寒冷的冬天水溫高於12℃時,也會有部分石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動。那麼家庭飼養的石蛙應如何為他們布置生活環境呢?
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石蛙的生長發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點的限制,一般來說養殖場地宜選擇在水質良好、排灌方便、環境安靜、冬暖夏涼、不旱不澇、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石蛙是變溫動物,沒有調節體溫和保溫能力,其體溫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石蛙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6℃,最適溫度24~25℃,春秋兩季是其活動最頻繁、攝食量最大、生長最迅速的季節,4~6月、 8~9月是繁殖後代的最好時期,當水溫超過30℃,攝食活動減少。當水溫降至12℃,蛙代謝很弱,進入冬眠,冬眠時,蛙雙眼緊閉,不食不動,靠脂肪體來維持生命活動,對外界刺激不作出反應,冬眠期若水溫上升到適宜的溫度,蛙就會再出現活動。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溫在31℃左右,不同季節有所變化。石蛙亦能忍受長期的0℃環境,但水不能結冰,冰封缺氧導致石蛙死亡。
養蛙池可建在室內或室外,室內要求通風,涼爽,無太陽光直射,室外可設涼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簡地在室內,庭院內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場所。
人工養殖石蛙一般采取精養,建池時應注意盡可能符合蛙的生活習性,供有水、陸、石穴、喂食等條件,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條件,而且又要便於飼養管理。
種蛙池
面積一般為4~10平方米為宜,池高0.8米,池內水深0.1~0.15米,池內水陸面積比為3∶1,並設有棲息的石穴,池底鋪有較大的鵝卵石,光線陰暗,濕度保持80%,造就一個理想的石蛙棲息的生態環境,促其生長發育,從而提高產卵率和受精率。
孵化池
面積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質清新,pH6~8,並含充足的氧氣即可。也可以用長橢圓形的大臉盆代替。
蝌蚪池
面積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陸比2∶1,需遮光飼養,每池飼養一群同樣規格的蝌蚪為好。
幼蛙池
面積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陸比2∶1,池內鋪設 3~5厘米的小石子,築有石穴,水質好,pH值6~7.5。
各類蛙池池形以長方形為好,池底略為傾斜,排水孔在最低處使池水能被徹底排干,池內設水面、陸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設網蓋,以防蛙跳潛逃,敵害生物侵襲。進水管安裝在池的上邊,靠近網蓋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鹼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養蛙。
石蛙(詳情介紹)
石蛙一直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石蛙已被列為國家保護級動物。因此人工繁殖成了成功養殖石蛙的關鍵,既能滿足人們對石蛙的要求,又能保護其石蛙在我國數量的不退則增現象。那麼針對人工繁殖石蛙應從何著手呢?
一、種蛙池與孵化池的准備
種蛙池、孵化池應建在陰暗、安靜、水質良好的地方,面積以 2-3平方米為宜。池內應徹底消毒洗淨後放入清潔水,水深保持在20厘米左右,最好放些石塊和新鮮水草。
二、配種和產卵
石蛙通常在4月、氣溫20℃以上開始交配、產卵,種蛙雌雄比例為1:1,密度為每平方米15-20只。種蛙一般在夜間21時之後抱對,母蛙在清晨4-7時產卵。卵塊通常勃附在水草、石塊、池壁上。產卵後1小時內不能攪動,以免損傷破碎,降低孵化率。
三、人工孵化
每日早晨觀察、檢查種蛙池,如果有蛙卵,可在上午8時後輕輕撈出,放在孵化池中的孵化盤上。在孵化過程中要有少量清水流動,確保干淨,水溫控制在15—30℃之間,pH值為6-8,一池一窩(500—1000粒卵)。一般在產卵半小時後受精卵胚珠黑點變大,7天胚胎呈條狀,9天蝌蚪基本形成,15天後破膜形成蝌蚪,孵化率達85%以上。
石蛙
石蛙主要食動物性食物如:蚊蟲、昆蟲等。石蛙通常是在夜間出來找食吃,白天躲在洞穴裡休息(進行消化吸收)。很多人都比較好奇為什麼石蛙喜歡在夜間捕食,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下其主要原因以及它們對食物的要求。
石蛙的視力較差,它只能捕食活動著的活餌料,把死的食物送到其口邊也不攝取。當發現食物目標時,就猛然跳起,直撲食物對象,甩出帶粘液的舌頭把食物逮住,迅速卷入口中。
剛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4~5天內靠孵黃囊營養,當孵黃被消耗之後便開始覓食。經解剖觀察,蝌蚪的腸中有植物碎屑、小環藻、絲藻、水綿、苔藓、草履蟲、纖毛蟲、水蚤、輪蟲以及硅藻、甲藻、金黃藻等。進行人工飼養時,可投喂一些蛋白質較高的餌料,如蛋黃、豆漿及魚粉等。
石蛙期的食物主要是蚊蟲、小型昆蟲及昆蟲幼體等。至成蛙期,其食物范圍很廣,解剖觀察47只成蛙,在胃和腸中發現的食物有57種。如:昆蟲、蜈蚣、蜂蛛、馬陸、蝸牛、螺蚬、蝦、蟹、雜魚、沙鳅,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鳥類等。
剛出生的薩
分開兩打架狗狗的有效方法 拉布拉多犬 分
很多愛狗人士在剛抱金毛犬後,發現狗狗進家就開始亂叫,買狗
貓咪的營養學說起來話長,現在很多家庭的貓咪都當孩子來養,主人各
龍貓籠子的種類有哪些? 龍貓籠子種類繁多,